您现在的位置: 故事分享网www.kaonun.com >> 睡前故事 >> 正文
  康熙私访牛街           ★★★ 【字体:
康熙私访牛街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7/5    

  康熙私访牛街在北京牛街①礼拜寺里面,有一道康熙的圣旨和他御赐的半副銮驾。提起这半副銮驾,另有一段故事哩。

  这故事得从监察御史说起。清代京城设有监察御史,巡视察访政事民情,给皇上做耳目。

  这天,京城监察御史兴致来潮,出城郊游。他带着娇妻宠妾,公子小姐,骑马的骑马,坐轿的坐轿,穿过大街小巷,威风凛凛地直奔郊外。这天碰巧是礼拜五,回民的主麻②日子。当监察御史经过牛街的时候,只见街上人群熙熙攘攘,齐向礼拜寺拥去。这御史是个昏官,只懂得欺压百姓,却对百姓中的宗教习俗一窍不通。他见这么多回民拥进寺里,心中不免有些困惑。他本想下轿打听一下,可是身边随从众多,有所不便,再加上出城游玩要紧,也就顾不得这档子事了。

  过了几天恰好是回民的开斋节。在开斋节里,穆斯林们每日吃过晚饭后,就穿上干净的衣服,戴上白色的礼拜帽,到礼拜寺做礼拜。一连一个月,天天都是这样。这天,御史来到牛街,刚好又看到了回民拥进了礼拜寺。他心里更犯开了嘀咕:这么多的人挤进寺庙,不知有什么事?按照他的经验,百姓聚众聚会会议,轻则闹事,重则谋反,总是没有好事。莫非这些回民也要图谋不轨?京城可是皇上住地,如果发生事端,本监察御史责任不轻。他想,要是这些回民真的聚众谋反,本御史定要拿获破案,上报朝廷,皇上一定重加犒赏,本官再要升任也就不难了。想到这里,心里美滋滋的。

  御史来到牛街礼拜寺,左转右转,还没等出来,转头见一个卖糖的小贩,就问:

  “小老弟,这里每日都聚着好多人,到底是干些什么呀?”

  小贩白了他一眼,说:“回民信奉真主,天天夜聚明散。他们心可齐了,谁要欺侮他们,他们就拧成一股绳,一心对付外人。可是惹不得啊!”

  原来,这小贩是个愣头愣脑的小伙子,刚从外地来,不懂得回民的端正。

  昨天,他卖完了糖果,顺便买了一块猪肉,就走进回民小吃店要吃面茶。几位回民老大爷说了他几句,谁知这小伙子火气挺大,嘟嘟囔囔骂了一通。这一骂可不要紧,附近的穆斯林们都来了,大家齐声说他不对。不得已,小伙子只好认了错,走了。他刚刚平了气,碰上御史来问,又挑起他的火来,借机就发了一顿怨气。

  哪知,小贩说的“他们信奉真主”一话,叫御史大为吃惊。他想:现在是大清的天下,他们竟敢不服皇上,信什么真主,这还了得!这不是谋反又是什么!御史回到府上后,立马写了一道奏折,呈报皇上:“牛街回民夜聚明散,秘密聚会,另立真主,妄图推翻大清。”

  奏折送到康熙面前,他翻开一看,大吃一惊,这牛街住的都是回民,这几年国泰民安,他们也吃穿不愁,为何还要谋反?眼眉底下的京城竟有人要造反,这还了得!于是,康熙马上传旨请众位文武大臣上殿商量对策。一帮文武大臣听到这个新闻,有的吓得两腿筛糠,有的惊得两眼溜圆,侍卫大臣献计说:“快,快派旗兵包围牛街礼拜寺!”军机大臣接上话茬:“对,先把礼拜寺的主持人捉来,逼他招出反叛头目。”

  康熙心想:大清立国不久,威震四海,不相信有人敢在老虎(tiger)嘴边拔毛。

  可是御史既有奏折,就不能不防。京城要地,必须稳妥处置。于是,便对大臣们说:“众卿所见不无道理,侍朕前去察访一番,看个究竟,再作处置不迟。”

  这天晚上,康熙便去私访牛街。他脱下龙衣龙袍,穿上便衣便服,头戴一顶回民白帽,不声不响地伴伴随着穆斯林们进了灯火通明的牛街礼拜寺,康熙依然头一回进礼拜寺,只见寺中心一座大殿,五间房宽,十余丈深,这气势虽算不得十分宏伟,却也不凡。大殿前有一座八角楼,名曰邦克楼,那是为穆斯林们报告礼拜时辰的;左右另有两座碑亭,存放着前朝的石碑;大门旁另有一座两层的小角楼,借着灯光还能看清上面的横匾写着“望月楼”。大殿两旁有古柏十八棵,一条夹道从中穿过。康熙见穆斯林们上了大殿,他也跟出来;别人脱鞋,他也脱鞋;别人跪在绒毯上,他也跪在上面。连着几天,天天都是这样。到了最终一天,可与往常大不相同了。这天,康熙刚刚跪定,只见几位身穿长袍又戴缠头的人走进大殿,他想,这可能就是阿訇(hōng)了。这时只听其中一位还高声讲着什么,声音嘹亮如同朗诵。讲完过后穆斯林们向西叩头朝拜,最终礼拜完毕,退出大殿,辨别回家。

  那位阿訇讲的是古兰经,可康熙一句都没有听懂。他赶忙跟上人群,向一位老穆斯林问道:“老叔,我有点耳背,没听清刚才讲了些什么?”那位老穆斯林看了他一眼,说道:“刚才王阿訇讲的是古兰经第四十六章:仁慈的穆罕默德对穆斯林的教诲。”

  康熙回宫后,马上差人把进贡的《古兰经》拿来连夜翻阅,他前翻后找,到底都没有找到要谋反的字句章节。康熙心里晓畅了,难怪几天来我一点都没有看出回民谋反的迹象,这些都是伊斯兰教的宗教教义。

  康熙立即召见群臣,对他们说:“朕已得知真情,牛街回民夜聚明散,乃伊斯兰教的斋月礼拜!哪里是什么谋反!御史官妄告不实,险些误了大事。”

  群臣一听原来是这么一回事,都摇头晃脑议论开了。侍卫大臣因时制宜,大着声音说:“监察御史身为朝廷要职,竟真假不分,谎报军情,理当问罪!”

  军机大臣又连忙接着说:“对,近年来不少人妄报假案,骗取朝廷封赏,危害大清江山,不可不严加惩办。”康熙当即传旨宣御史上殿。

  监察御史自上了奏折以后,暗暗自喜,料想皇上少不了要捉几个回民反叛头目开刀问斩,自己落得一个加官晋爵,好不得意。他接到圣旨便马不停蹄地来到金銮殿,只听康熙问道:

  “你从那边得知牛街回民谋反?”

  “我亲眼看见牛街的回民在礼拜寺夜聚明散,我想定是秘密聚集,策划谋反之事。”

  “回民进礼拜寺,是按教规做礼拜,与谋反完全无关。你另有何证据?”

  “我听小贩说,回民信奉真主,不信大清皇上。”

  “把小贩的状纸呈递上来。”

  御史慌了,断断续续他说:

  “不……不曾有状纸,是他在……在街上亲口对我讲的。”

  康熙听罢大怒:“你身为朝廷监察御史,竟连回民习俗习惯也不知晓,无知到此种地步。你误听谣言,妄报不实,险些误朕大事!来人,快把他推下去,摘掉顶戴花翎,贬为庶民!”

  御史本想讨赏请封,却不料倒被罢了官,连喊冤枉。

  康熙诏谕朝廷百官,今后凡有妄报不实者,一律减轻治罪。

  为防止再发生类似事件,康熙又下了一道圣旨:

  “朕评汉回古今之大典,自始之宏道也。……如宫民因小不忿借端虚报回教谋反者,取司官先斩后奏……。”

  放下御笔,康熙没有马上差人送旨,他离开龙案,反剪双手在殿上走来走去,心里前思后想:频频去牛街礼拜寺,看得出往返民是很齐心的。他们毕竟不是旗人,明天不谋反,难保他们以后不谋反。嗯,我再送它半副銮驾,既可显示大清的圣明,又可笼络民心。”

  第二天,一道圣旨和半副銮驾吹吹打打地送到了牛街礼拜寺。

  ①牛街:在北京宣武区,是北京回民聚居的地方。

  ②主麻:指穆斯林每星期五正午过后于当地清真寺举行的个人礼拜。

睡前故事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睡前故事:

  • 下一个睡前故事: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普通睡前故事 康熙私访牛街
    普通睡前故事 巧治小刺猬
    普通睡前故事 初中未毕业 心思活人脉广
    普通睡前故事 夜半鬼谈
    普通睡前故事 作茧自傅
    普通睡前故事 励精图治
    普通睡前故事 巧取豪夺
    普通睡前故事 小河马的舞鞋
    普通睡前故事 98关羽水淹七军
    普通睡前故事 自讨苦吃的狐狸
    普通睡前故事 新潮T恤
    普通睡前故事 小鲸鱼的疑问
    普通睡前故事 以迷信鼓舞士气
    普通睡前故事 国际象棋的起源与传说
    普通睡前故事 叶子从哪里来
    普通睡前故事 一个人在家时总发生一些奇怪的事
    普通睡前故事 半夜厕所不能抬头
    普通睡前故事 长瘤老人-朝鲜
    普通睡前故事 鬼婴复仇
    普通睡前故事 大量失踪的美国间谍飞行员
    普通睡前故事 仙后座的传说
    普通睡前故事 会唱歌的树
    普通睡前故事 认错未必就是输
    普通睡前故事 装神弄鬼退敌军
    普通睡前故事 诜拨孕妇
    普通睡前故事 小蜜蜂
    普通睡前故事 马鲁夫重返京城
    普通睡前故事 大蜡烛
    普通睡前故事 妹妹多米
    普通睡前故事 002 烽火戏诸侯
    故事分享网声明: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作者或来源机构不同意本站转载采用,请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粤ICP备2022003335号 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