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雪帖》
洛阳城外的雪总带着檀香。杨时跪在程颐门前时,青石板上已积了三寸厚的雪。他望着门楣上悬着的青铜铃铎,忽然想起三日前的那个黄昏——程夫子执卷走过庭院,飘落的梅花竟在半空凝成"格物"二字。
一、叩门
游酢的皂靴陷进雪窝时,檐角铜铃突然自鸣。那铃舌原是半枚玉珏,在风雪中震颤着发出编钟般的清响。二人看见门环上的狻猊兽首突然睁开双眼,口中吐出的不是白气,而是《周易》卦象凝成的冰晶。
二、墨雪
第一次叩门无果后,杨时在廊下发现残破的砚台。池中残留的墨汁竟与落雪相融,化作黑蛟在青砖上游走。游酢蘸雪研墨时,笔锋触及的"诚"字突然渗出血珠,而程颐闭关的草庐内,正传来朱砂瓶炸裂的脆响。
三、冰裂纹
第二日雪势更急,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在雪地上生出枝桠状纹路。当他将《春秋》残卷铺在雪面,字迹竟顺着冰裂纹路爬上屋檐。游酢的佩剑突然出鞘三寸,剑脊映出的不是北斗七星,而是程门弟子们争论"理气"的甲骨文投影。
四、坐忘
待程颐三日后续门,见阶前积雪已凝成琉璃镜面。二人坐痕处生着七朵冰莲,杨时的发梢结满《孟子》章句的霜花。程颐抚掌而笑时,檐下冰棱突然坠落,在雪地上砸出"知行合一"四个篆字——那正是二十年后王阳明悟道时写下的真言。
如今嵩阳书院仍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大雪封山时若在程门旧址燃松香,能听见冰层下传出诵读声。更夫敲梆经过藏书楼,总见积雪自动聚成拱手作揖的人形,衣袂间飘落的不是雪花,而是当年未化的《西铭》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