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睡前故事 | 童话故事 | 校园故事 | 励志故事 | 民间故事 | 成语故事 | 笑话故事 | 经典故事 | | ||
|
||
|
|||||
两个农夫对驴子的考核 | |||||
作者:佚名 笑话故事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9/9 | |||||
两个农夫对驴子的考核张阿大想,磨出豆浆的多少主要取决于驴拉磨转的圈数,如果在相同的时间内驴转的圈数多,磨出的豆浆自然多。于是他从集市上买回一个记数系统,驴每转一圈儿系统就会记录下来,一天下来,驴转的总圈数一目了然。 凭借张阿大多年和驴打交道的经验,他知道,仅安装一个记数系统是无法让驴的干劲完全发扬出来的。对待它们,必须明确义务,同时还要实行“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干得好的嘉奖,干得不好的惩罚,打几鞭子不算,还要扣它的口粮。 想到这儿,张阿大把三头拉磨驴叫到跟前,当场宣布了自己酝酿已久的考核办法。“从明天开始,你们仨每日的口粮由原来流动的八个玉米棒子改为七个玉米棒子外加嘉奖。嘉奖的办法很简朴,就看你们一天下来拉磨转的圈数,谁排名第一,就嘉奖三个玉米棒子外加一朵大红花;谁排名第二,不奖不罚;排名最终的,从七个玉米棒子中扣掉一个以示惩罚。” 三头驴听了张阿大这一番话,虽然心里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想到既然老板已经决定了,说另有效吗,于是都摇头赞成先按这个办法试试。 第二天,三头驴都铆足了劲儿,把磨拉得缓慢。张阿大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心想:看晚上的成果吧,一定比昨天强。 一天下来,张阿大把三头驴叫到跟前,开始盘点三头驴的成绩并发放口粮。从记数器上的显示看,三头驴拉磨的圈数都比头一天有很大增长,小灰驴增长了30%,总圈数排在第一,得了三个玉米棒子的嘉奖外加一朵大红花;大耳驴增长了20%,排在第二名,不奖不罚,拿到了基本的七个玉米棒子;另一头驴就惨了,虽然也增长了10%,但排名最终,非但没有任何嘉奖,还被扣掉了一个玉米棒子。 发完口粮,张阿大开始清点磨出的豆浆量,他惊讶地发现居然比前一天少了一桶多!“这怎么可能?明明是拉磨的圈数增加许多啊?”张阿大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刘阿土也想到了用业绩考核来调动众驴的自动性,但他的办法比较简朴。他通知负责拉磨的三头驴:“你们原来拿的玉米棒子数不变,依然每日八个,但以后每日大家必须齐心协力争取多磨出一些豆浆出来。只要第二天整体上比前一天多就不罚大家, 在这个前提下,论功行赏,第一、第二、第三名辨别嘉奖三个、二个、一个玉米棒子;如果整体上没有前一天多,则完成的有奖,没完成的罚一至两个玉米棒子。” 听了刘阿土这话,三头驴觉得还算公道,只要整体上有增加,大家都划算。于是三头驴一路商量提高磨豆浆数量的方式。第二天,三头驴干劲大增,合作相助,各展所能,一天下来,居然整体上多磨了两桶豆浆,每头驴也都比头一天磨得多。刘阿土高兴地兑现了承诺。三头驴领了夸奖高高兴兴地回去歇息了。 第三天,张阿大看到刘阿土卖的豆腐比自己多,心里就一向想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他看见刘阿土的六岁小儿子在旁边玩耍,就静静给了孩子几个糖果,把刘阿土的办法套了去。“他的办法也不比我的高明啊,为什么效果比我的好?”带着疑问,他请教了村长。 “你的办法只强调了目标——提高拉磨的圈数,而疏忽了目的——增加豆浆的桶数,磨拉得快不一定出的豆浆多,有时磨转的速度过快,根本没碾到豆子就已往了;另外,你激励的是个体,强度也不大,大家只顾自己,哪里有合起来的力量大啊!” 张阿大似乎听晓畅了,点了摇头…… 在绩效考评的历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好目标和目的、个体绩效和团队绩效的干系,就往往会使绩效考评走向误区,有时适得其反。因为,有时虽然目标(KPI指标)达成为,但目标在设立时不能很好地指向目的;有时我们提倡团队绩效,但在结果兑现时嘉奖的却是个人,这些都是不能收到绩效治理预期效果的原因。 |
|||||
笑话故事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