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故事分享网www.kaonun.com >> 经典故事 >> 正文
  哲理故事:诗中的和谐           ★★★ 【字体:
哲理故事:诗中的和谐
作者:佚名    经典故事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5/10    

  哲理故事:诗中的和谐北宋诗人孔平仲在《上元作》一诗中写道:“春来雾雨久不收,上元三日月如秋。倾城娱乐竟沽酒,旧岁丰登仍足油……太守凭高列歌吹,游人哄笑欢俳优……侍觞行食皆官妓,目眙不言语成偷。短长赤白皆英校,但取一笑余何求……归来?如打五鼓,春寒惨惨吹驼裘。群儿嬉戏尚未寝,更看紫姑花满头。”这首诗写的是,一郡之长的太守在元宵之夜与民共度佳节的情景。一向严厉的太守,在此良宵破例允许他的部属与百姓一起狂欢。他本人也游乐了一宿,天亮前又和民众一起去迎紫姑神。

  在家庭关系上,封建社会一向是长者为尊,儿孙辈是不能跟长者平起平坐的。可是在年节团圆中,却可打破这一戒律,老少和谐相处。宋代诗人郑望之在《除夕》一诗中写道:“可是今年老也无?儿孙次第饮屠苏。一门骨肉知多少?日出高时到老夫。”这首诗写的是年夜饭中喝屠苏酒的情景。在一个数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大家欢聚在一起,儿孙们无拘无束,一个接一个地畅饮屠苏酒。等轮到这位长者喝酒时,元日的太阳已经升起老高。

  在男女关系上,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是“男尊女卑”,女人的地位是低下的。尤其在家庭中,服侍长辈、伺候丈夫是她们的专职。但在年节时,也常常发生角色的颠倒。宋代诗人杨万里在《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一诗中就这样写道:“女唱儿歌去踏青,阿婆笑语伴渠行。只亏郎罢优轻杀,阰子双担挈酒瓶。”诗中那位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姑娘,在明媚的春光里,一边唱着歌儿,一边兴高采烈地到野外踏青。她的妈妈说说笑笑地陪伴着她,一向威严的父亲此时却扮演了服务的角色,挑着沉重的担子在后面随行。诗人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以女子为中心的和美游春图。

  不但人与人的关系是这样,人与“神”的关系,年节时也得到改善。“神”一向威严无比、高高在上,人们只能顶礼膜拜,难以与之亲近。但在新春佳节里,人们却可以亲亲热热地跟他套近乎。请看范成大的《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中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这首诗详细记载了过去祭灶的习俗。在一年一度的灶王爷升天汇报工作之前,人们设宴款待他,给他送钱,让他到玉皇大帝那里多说好话,多带“利市”回来……在这里,“神”已经人化。他通情达理,人情味十足,能认真听取人们的意见……

经典故事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经典故事:

  • 下一篇经典故事: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普通经典故事 哲理故事:诗中的和谐
    普通经典故事 好心的狐狸(俄罗斯)
    普通经典故事 九龙升天图
    普通经典故事 滴水(欧洲)
    普通经典故事 不龟手之药--中国古代寓言
    普通经典故事 黄花鱼学眨眼睛
    普通经典故事 哲理故事:当掉国王的剑
    普通经典故事 玉痴-寓言故事
    普通经典故事 谁妒忌你,就感谢谁
    普通经典故事 小猴子管果园
    普通经典故事 人生就像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
    普通经典故事 关于语言的名言_关于语言的句子
    普通经典故事 哲理故事:人,有无限的潜力
    普通经典故事 奶奶的哲学
    普通经典故事 关于诚信的名言_关于诚信的句子
    普通经典故事 描写心情:难过怎么讲的清楚,失落怎
    普通经典故事 三人生意人
    普通经典故事 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过好
    普通经典故事 说说心情:千秋万代,四海八荒,都只
    普通经典故事 太阳(德国)
    普通经典故事 哲理故事:爱与尊严
    普通经典故事 天使会飞
    普通经典故事 哲理故事:咳嗽的鹦鹉
    普通经典故事 黄牛的风度
    普通经典故事 把秃头让梨头打(印度)
    普通经典故事 他若爱你不够,你才需要做一个全能的
    普通经典故事 耶稣与门徒彼得
    普通经典故事 多言何益
    普通经典故事 橡树和它的邻居
    普通经典故事 老鼠的下酒菜
    故事分享网声明: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作者或来源机构不同意本站转载采用,请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粤ICP备2022003335号 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