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睡前故事 | 童话故事 | 校园故事 | 励志故事 | 民间故事 | 成语故事 | 笑话故事 | 经典故事 | | ||
![]() |
||
|
||
|
|||||
短小的寓言故事文言文_又短又好的寓言故事 | |||||
作者:佚名 经典故事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5/8 ![]() |
|||||
短小的寓言故事文言文_又短又好的寓言故事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薛谭在秦国的名叫青的人那里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青的技艺,他自己觉得已经学完了,就辞别青要回家。青也不留他,在郊外的大路旁为他饯行,打着节拍唱起悲伤的送行歌,歌声使林木振动,歌声使行走的云停下。薛谭于是向青表示道歉并请求留下,此后他终身不敢提到回家了。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 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楚国首都郢有人给燕国宰相写信,是在夜晚书写的,灯火不够亮,于是对拿蜡烛的人说:把蜡烛举高点。说了便把举烛写到信上。举烛不是书信的本来的`内容。 燕国宰相得到书信便阅读,说:举烛的意思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的意思,就是举荐贤能并任用他们。燕国宰相告诉国王,国王非常高兴,国家得到很好的治理。 治理是得到了治理,但并不是书信原来的意思。现在的学者大多是类似这样的人。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①,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同款)焉②。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工之侨得到上好的优质桐木,刻削做成了琴,装上弦然后演奏,发出金属的声音回音象玉磬一样。自认为是天下的极品,献给掌管祭祀的官员,官派国家级的工匠看琴。说不古,就还给了他。工之侨回家,求助于漆匠,伪造出断裂的细纹。有求助于篆刻的工匠,作古代款式的雕刻。装在匣子里埋入土中,过一整年后拿出来,抱到市场上。一个显贵之人经过看见了琴,用一百两黄金买了琴,献进宫里。长官乐器的官员们传看,都说:希世之珍啊。 工之侨听说了,叹道:悲哀啊,这世道!难道就单单是一把琴的事吗?别的方面没有不也是这样的啊!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这国家一起灭亡啊!便离开国土,遁入深山之中,没人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 |
|||||
经典故事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 | |||
|